现代医学研究证实,35岁以后,人体肺活量开始下降,并出现肺虚的情况。“肺气健旺,则五脏之气皆旺,精自生而形自盛”,故中年人保健应先补肺,才能促进健康,延年益寿。而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除了季节原因,多由肺气衰弱引起。一般而言,肺气虚的人会出现咳嗽乏力、畏风自汗、气短、容易感冒等症状。如果被医生诊断为肺气不足,除了遵照医嘱进行治疗外,还有一些小方法值得一试。 “呬”字功补肺气 做法是两唇微微后收,上下齿相合而不接触,舌尖插上下之缝,微出。呼气念呬字,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与胸同平,然后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分别向左右两边推掌,就像鸟翼一样。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 深呼吸 深呼吸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每天以太阳刚出来之时为最佳时间,到户外做做深呼吸,有利于锻炼呼吸机能,从而达到补肺气的作用。一般来说,每天做20~30次即可。 朗读和唱歌也能补肺气 唱歌、朗读可以起到扩胸作用,通过对横膈肌的运动,将气吸入肺部,气息冲击声带,产生的声音经过共鸣腔体,进行综合调节。无论是唱歌还是朗读,呼吸量的大小、节奏快慢,都是根据曲调和情感需要,进行高低、大小等变化来调整呼吸,这就能让肺气得到调养。这个方法须使用适度,用科学的发声方法锻炼,而不是乱喊,否则会适得其反。 除了以上这几种做法外,还有一些食疗方法可以帮助补肺气。在平时饮食中,可以选择百合、花生、桔梗、黄芪、党参等放入食材内,帮助润肺补气。但是,黄芪吃多了容易上火,需掌握用量。 肺主皮毛,肺气足脸色才美
肺主皮毛,肺气足脸色才美 肺与大肠还互为表里,如果肺火肃降,那么大肠也可能传导失常,导致大便困难,而众所周知,便秘又会影响人体排毒,毒素在体内越积越多,各类大大小小的毛病都会接踵而来。不仅如此,肺气不足还容易引发风疹、过敏等病症,如果肺热上蒸,痤疮、酒渣鼻、牛皮癣等症状也会不胜其扰。 (责任编辑:云淡长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