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名,威武之名。山西的霍氏在我国早期历史上称盛。从一代西汉青年名将霍去病一家便一目了然。霍去病河东平阳人,18岁就担任票姚校尉,带兵打战,先后六次出击匈奴,解除了西汉以来的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立下了赫赫军功,被汉武帝刘彻封为骠骑大将军,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活动家之一。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更是一代名臣(《史记》卷十三注霍光平阳人,平阳今晋州霍邑),他先后辅政20年,辅佐汉代三朝皇帝处理国事,从未有过差错。霍去病、霍光兄弟二人系汉朝杜稷的两位大功臣,一文—武、出将入相,相得益彰,使得山西霍氏声名天下。霍氏历史名人还有清宣统年间霍元甲、元甲之子霍东闹、明代礼部尚书霍韬,明代画家霍元瞻等。霍姓当代名人香港工商巨子、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原名霍好剑,按霍氏近十世的家谱中的好字起名,一九三九年后.霍先生有感于日寇入侵、国土沦丧.遂改名为英东,以英姿勃发于世界之东方而自励。他是一位誉满全球的知名企业家和政治界著名人物,一位真正的爱国主义者。霍先生富而思源.对祖国的教育、体育及家乡的交通、港口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对香港的回归和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不愧为继霍去病、霍光之后的霍氏历史名人,功在千秋。霍姓下代后起之秀要看排前十大华商之首的霍建宁先生,他跟随李嘉诚多年,93年凭高超的金融财务本领荣升为和记黄埔集团董事总经理,单凭其收入一项就可见其经营业绩和很强的敬业精神。报载他年薪2.174亿港元,月薪2283万港元,日薪75万港元,每日按12小时上班计算,每上班一分钟,银行帐户町进帐超过1040港元。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荀子所说的每个人都可成为禹的至理名言,以人为镜,可见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亡。霍建宁先生在发扬霍氏先祖及“禹”的精神.回报社会、造福人民之时,也是他载人霍氏历史名人之日。古往今来,霍姓名人,不愧为历史之名,威武之名。
生存播迁,遍布神州。晋太公灭霍后,晋国的政治和社会陷入混乱之中,汉献帝时,天下大乱,军阀混乱,外来入侵,世事艰难,灾祸绵绵,王朝更迭,不绝于史书的天灾人祸。据有关资料表明,霍姓人氏由其发源地向外迁移的历史,始于秦汉之际,最初向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迁徙,到宋朝时期,便开始向广东、诲南、江苏、福建等地迁移,广东佛山市石湾区澜石镇石头村,就建有明清时期霍氏祠堂,明末清初,居住广东、福建沿海一带霍姓族人,经彭湖列岛,开始向台湾迁移,形成了台湾今天的霍姓族氏。霍姓人氏向外迁徙不是孤立的,与中原的移民有着同样的社会背景,朱元璋下令山西向外移民,从洪武三年(1370)至永乐十年(1416)明朝先后八次移民。洪武年间洪洞大槐村移民,霍氏子孙部分迁往异地他乡,也有外出居官,或甘肃或广东,逐居外地,据霍兴成撰文,明朝洪武二十四年,临汾霍裔向下为官,让其子弟某隋肃王朱瑛到甘肃、兰州练兵.官至参将或副将,其子孙散居于靖远、会宁、海源一带。时至今日,霍氏后代播迁于全国,描迁于海外,乃至全球。
霍州是霍氏后裔最“真”的源,最早的“宗”;最深的“根”。霍氏后裔子孙从这里离开平阳走出黄河,走到长江,走向海外。无论是天涯海角,都挡不住霍氏子孙对故土和祖先的眷恋,自觉的民族意识,世代相传,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民族儿女强烈认同和血浓于水、叶生于根、水出于源的凝聚力。上下几千年,霍州的一切无不打上霍字的烙印,霍山(霍岳、霍泰山、霍太山、霍太)、霍王、霍叔、霍国、霍邑、霍氏、霍君、霍公故居、霍伯、霍汾、霍山王、霍山公、霍泉、霍水、霍州署、霍陶、霍瓷、霍窑、霍州、霍县、霍汾县,直至现代的霍电、霍矿、霍煤、霍中,等等,无不与霍字有缘。一个“霍”字、万中情怀,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不到霍州来,不知始祖情。
郡望
太原郡
秦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相当于现在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河东郡
秦时置郡。相当于现在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
蜀郡
秦国灭古蜀国后,置蜀郡。相当于现在四川省成都及温江地区。
霍姓宗祠通用对联
霍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霍国;
望出太原。
——佚名撰霍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霍姓的起源和郡望。
骠骑建绩;
麟阁冠群。
——佚名撰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名将霍去病,河东平阳人,官至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元狩年间,两次大败匈奴贵族,控制河西地区,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又和卫青共同击败匈奴主力。前后六次出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下联典指西汉大臣霍光,字子孟,霍去病的异母弟。武帝时,官奉车都尉。昭帝即位时年幼,他与金日殚等人同受武帝遗诏辅政,任大司马大将军,封博陆侯。昭帝死后,相继迎立昌邑王刘贺、宣帝。前后执政二十年,轻徭薄赋,有利于发展生产。因功,图形被绘于未央宫麒麟阁,名列第一。
首图麟殿;
献替清官。
——佚名撰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霍光,武帝朝为奉东都尉,后元初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幼主,封博陆侯。甘露中,图形麒麟阁,光居第一。下联典指明·霍韬,正德进士,大礼义起,毛澄力持以孝宗为皇考,韬测知帝意,为大礼议驳之,累官礼部尚书。
霍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枝江中郎将;
平阳冠军侯。
——佚名撰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蜀中郎将霍峻,字仲邈,枝江人。先生袭刘璋,留峻守葭萌城,被子围一年,张鲁遣人诱之,峻不从。迁梓潼太守。下联典指西汉名将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河东平阳(今山西临省汾西南)人。官至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后任大司马。武帝曾为他建造府第,他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他先后六次出击匈奴,制止了匈奴贵族的掠夺。病故时,年仅二十四岁。
(责任编辑:云淡长天) |